2011年03月29日 09: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些年,集郵作為一種文化始終不冷不熱,但郵品作為一種有價值的商品卻經歷了大起大落:從1997年“金箔張”大熱,到如今的1980年生肖猴票價格的不斷攀升,集郵浪潮起起伏伏,令人感嘆不已。
三類郵票最熱
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聚集了許多買賣郵票的人,老張就是其中的一位。“這幾年郵票都比較好賣,特別是從去年9月份以來,買郵票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老張說道,“現在1980年的庚申猴票售價在11000元左右,2000年發行的生肖龍票單張賣到5000元,整版生肖郵票則要12000元。”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最熱的郵票有三類:一類是第一輪“生肖票”、“文革票”等比較稀缺的老票;第二類是近年發行的郵票,因為貨源充足,所以炒家熱捧;第三類就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專題郵票。
為什麼集郵市場又如此紅火呢?中國科學院集郵協會副會長尚長宏分析,目前的“熱”與其說是集郵熱,不如說是郵品投資熱。集郵作為一個投資渠道,因為市場門檻較低,風險較小,有較大的升值空間,所以不少投資者紛紛將資金轉入郵票市場。房地產、股市等行業的熱錢也流入這個投資渠道,但大多數人只是受市場變化的影響和利益的誘惑,並不是真正的集郵愛好者。尚長宏提醒集郵投資者“不要追名逐利”,以防“大潮退去,兩手空空”。
期待鑒定新技術
隨著集郵熱潮的再度掀起,“郵票造假”也讓一些不法分子找到了賺錢的路子,各種倣造郵票數不勝數,雖然郵政機關的防偽技術也在逐漸升級,可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郵票倣冒品倣真能力超強,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對此,集郵多年的王先生建議,剛入門的集郵者一定要增加集郵常識,對照國家郵票印刷發行說明購買郵票,若有條件可請教專家鑒定。
尚長宏則建議:“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可以將一些集郵珍品進行標識處理,使每一款郵票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這樣郵票流通也方便,再依靠現代資訊技術,珍貴的郵票就能像"股票"那樣進行規範、可操作的交易。”
逐步形成集郵文化
“現在這波集郵投資熱,一些人在炒作,更多的人是在跟風。”對於這一現象,尚長宏表示,“這對集郵文化來說也有好處,集郵投資熱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民眾對郵票的興趣,吸引了民眾的關注度。若能因勢利導,借機將這部分人領進集郵文化的殿堂,這將是集郵文化的福音。”
據尚長宏介紹,郵票本身作為國家名片,是一種濃縮的藝術品。中國自133年前第一枚大龍郵票在中華古國生根發芽,到如今集郵組織在全國遍地開花,集郵愛好者遍佈各行各業。“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發揮集郵本身的文化屬性作為主導,輔以收藏投資,那未來的集郵文化熱一定會真正地到來。” (責任編輯:郭虹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