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慕松前輩這篇郵文真是心有戚戚焉:
1. 這種集郵或郵趣之「作封」,只要它的郵資沒錯且又是經由正軌郵遞,實在沒理由拒絕它使用於兢賽作品內。-----集郵封只要不是做得胡亂一通,毫無章法,日後也會是很好的郵史活教材.
2. 至於談到這種「作封」的存在價值,在下依舊堅信「物稀為貴」之銘言。-----我也是絕對秉持「盡可能不與他人一樣」的態度來作封.不過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完全相同,新郵發行時常常看到不少郵友拿著厚厚一疊的票封欲做實寄,很多都是為了各地郵友而勞神製作的,得到的即使不是稀世珍封,卻也獲得外人看不見的友誼.
3. 常聽人說:「用相片寫日記,用日記記生活」那麼集郵者何不也用「作封」來填滿您的集郵日誌呢?-----以前是用現場券封來寫日記,紀錄生活週遭有意義的事,接著是中正堂與黑熊票封.現在拿起以往作的封把玩把玩,當時作封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