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製作外國新郵原圖卡難嗎?
級別: 郵務工
UID: 255
精華: 0
發帖: 108
升級點數: 65 點
金錢: 604 金幣
線上時間: 43(時)
註冊時間: 2005-02-18
最後登錄: 2018-12-14
樓主  發表於: 2006-07-30 01:32

製作外國新郵原圖卡難嗎?

這是在「 美国奇迹(Wonders of American)」主題欄所留的回應再重貼成新的主題。

美國郵政(也包括許多歐洲國家)都是在一年前就公布次年全年的新郵圖樣,因此郵友們可以及早準備對應的明信片去製作原圖卡,反觀我們,一般集郵大眾都是在新郵發行前一個月才看到新郵面貌,對製作新郵原圖卡來說極為不利,但又奈何?
在這裡就藉此鼓勵國內郵友,除了製作自己國家新郵原圖卡外,也可針對各人興趣,不妨去製作些外國新郵原圖卡。既增集郵雅趣,也擴增國際視野。
難不難?其實只要通曉些許英文,一點也不難。你可在清清網站連接到各國集郵網站去瀏覽一些新郵報導,然後根據郵票主題的具體名稱,到國外拍賣網站(如ebay)搜尋相關明信片的出售資訊,等明信片買到手後,在新郵發行前寄到該國集郵組(或相關定點郵局),附足夠的郵票購賣及寄退費用,請求代購新郵並代銷首日戳(有時也不一定要首日戳)後寄回,你就擁有花了些許精力所完成美好無比的原圖卡,所以一點也不難。
級別: 郵務工
UID: 255
精華: 0
發帖: 108
升級點數: 65 點
金錢: 604 金幣
線上時間: 43(時)
註冊時間: 2005-02-18
最後登錄: 2018-12-14
1樓  發表於: 2006-07-30 02:35

個人因限於時間,目前僅集中精力於部分有興趣主題的外國早期原圖卡蒐集,儘管上面所敘外國新郵原圖卡的製作過程,可說純屬紙上談兵,並無實際操作經驗。對於那些早已擁有無數製品的高手來說,可說是班門弄斧,請勿見笑。
但說全無,也不盡然,在去年也算實際操作了一半,怎麼說呢?且聽道來:
去年6月間我在知曉郵局將出「愛因斯坦」郵票時,一時心血來潮,就在ebay拍賣網站,試搜尋有無「Einstein Postcard」(愛因斯坦明信片)出售訊息,在鍵盤輸入該兩個英文單字後,結果運氣不錯,一位英國賣家有出售一組四枚不同的明信片,且有三組,當機立斷全都買下,另外則有一位美國賣家在標售兩枚不同的明信片,我也立即下標投拍,也順利得標,於是先後不久待收到明信片後,雖已逾新郵首日發行,所幸花蓮郵局啟用的臨時郵局特戳,在十天內尚可補蓋,終算及時完成我國愛因斯坦新郵原圖卡的製作。
此一過程,把前面改為針對外國郵票資訊的注意,後面再改為向外國郵局請求銷戳,最後不就完成張張美好原圖卡製作之收成嗎?
而且只要多做幾次後,就會駕輕就熟,往後越來越順手了。
當然歡迎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同好,何不在此一暢甘苦,讓大家分享?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升級點數:8(Roo)
  • 級別: 郵務工
    UID: 255
    精華: 0
    發帖: 108
    升級點數: 65 點
    金錢: 604 金幣
    線上時間: 43(時)
    註冊時間: 2005-02-18
    最後登錄: 2018-12-14
    2樓  發表於: 2006-07-30 11:35

    引用
    下面是引用mlbpa於2006-07-30 02:11發表的:

    其實也可以多製作一些國內新郵原圖卡
    利用多出來的複品做為籌碼
    將來有機會與外國郵友做交換
    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一點也不錯!
    幾年前我探知葡萄牙極限會副會長收集的專題是我學習的對象,於是請他將多餘的複品割愛,但他只同意一枚一枚交換,而堅不肯價讓,這在歐洲郵友間交往方式很正常,因為談到錢似乎很俗氣,但原圖發展落後歐洲好幾十年的我們,哪有什麼早片、好片跟他們等值交換?事情就僵持下來,一無所獲。
    不死心情況仍繼續與他通信(8年前郵友間email還不普及),閒聊中知道他還收集鳥類原圖卡專題,於是看看自己多年來自製的一些台灣鳥類原圖卡,雖談不上珍貴但也是自己的最愛(因枚枚都有製作的心血記憶在內),最後一咬牙(裝大方)都送給他了,或許是誠意感動了他,才換取他同意讓售給我一些我要的原圖卡。
    因此「其實也可以多製作一些國內新郵原圖卡,利用多出來的複品做為籌碼,將來有機會與外國郵友做交換,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的確是「養兵千日,用於一朝」的好點子。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升級點數:1(Roo)
  • Time now is:02-08 19:35,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