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39樓TCRA于2007-02-28 07:24發表的“”:
袁前輩率先提出航空郵簡的看法,引導出swift兄研究並提出詳盡研究看法,袁前輩定會高興並引以為傲.
韓鶴雲的「中國片封簡目錄」才是小弟的啟蒙師,而附圖的二版簡則是個人無郵資符誌國際航簡收藏的起點。比袁文早個十年左右。
湖南寄美國二版簡,未貼票。
不知道在清清集郵這個圈圈到底多少人曾經對無符誌國際航簡正視過,如果您至少有興趣,並曾經細讀過劭嶽峰與袁靜淵的這兩篇文章,應該會同意小弟的看法。
由於袁文的[一]僅晚於邵嶽峰的文章兩個月(依據郵史研究十五期與郵聯會刊第二期出版日期),因此假設郵史研究編者並不知道邵文的出現。但是,當獲知邵嶽峰的文章之後,是否繼續印出袁文的[二]、[三]、[四] ,想當年郵史研究的編者很可能歷經一番天人交戰。
小弟列出袁文的錯處,在表達該四篇連載有極大問題,希望收藏郵簡的郵友注意。另外,小弟對於無符誌國際航簡的淺見會陸續發表。實際上,在這個國際航簡的討論中,就有許多是首次披露。
總結個人集無符誌航簡所引發的感想:
1、韓目在無郵資符誌航簡領域的祭酒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包括李東明在中華集郵會一九九七年郵學演講集那篇中華民國航空郵簡、邵嶽峰文、到林昌龍的目錄,都不脫韓目的範疇。韓目整理的無符誌國際航簡就僅缺分辨出第七版與第八版航簡。
2、無符誌國際航簡的第二個里程碑無疑的是邵文。初讀邵文,欣羨之餘,一片悵然,可謂心灰意冷,心想這一篇大概就是總結了。現今看來,至少取代韓目那幾頁是毫無疑問。
3、在逐步發現無符誌國際航簡仍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與等待發掘的有趣事實之後,重拾興趣。特別在發現前人未能注意的細微處,集郵的滿足感更是難以言喻。
小弟所引用文章的作者,包括韓、邵、袁、李、林等都不相識,完全是透過其文章神交而已。
最後,個人覺得文章中有錯誤表示大家都是凡人,我們僅能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