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234567»Pages: 5/7     Go
主題 : 為什麼沒有人談地方自治,復行,三七五,西螺,民主之光呢?
級別: 討論區版主
UID: 5
精華: 6
發帖: 7131
升級點數: 1397 點
金錢: 12808 金幣
在線時間: 2185(時)
注冊時間: 2005-09-11
最後登錄: 2024-10-16
40樓  發表于: 2011-11-12 18:21

品相有點...有軟折外加四角頓.這種程度的軟折,再怎麼下水與壓平,痕跡還是無法完全去掉...
我愛創意!我愛收集品相完美的華郵新票!!
級別: 郵務工
UID: 3574
精華: 0
發帖: 143
升級點數: 66 點
金錢: 450 金幣
在線時間: 283(時)
注冊時間: 2007-07-07
最後登錄: 2016-07-16
41樓  發表于: 2011-11-12 19:02

引用
引用第20樓tan于2011-06-30 08:48發表的  :
早期票只要是回流上品的無膠票(沒下水的),儘量給他買下去,西螺小冊55000了,民主之光小冊26500,375減租有齒票16500,西螺套票12500,總統台北版15000(最高25900),軍人節小全張22000,農夫頭19000,地方自治有無齒11000,視事有無齒25000,視事3週年有無齒28000,越北7600,防癆6000,造林9500,總統府12000,鄭成功15000,雙鯉4600,二任小全9000,影寫版小全8800,橫貫公路8100(以上皆為回流上品無下水)
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e50002224

早期這種無膠票~各位前輩拿到手上有辦法百分百的分辨有無下水過嗎??也有人說有沒有下水過已經沒差了,造樣被搶光光,而且現在洗法愈來愈高超也不好分辨
wch
級別: 支局長
UID: 3595
精華: 1
發帖: 4398
升級點數: 1487 點
金錢: 17998 金幣
在線時間: 1119(時)
注冊時間: 2007-08-09
最後登錄: 2023-01-17
42樓  發表于: 2011-11-12 19:32

哈哈!我無法分辨,,因為我不是前輩....   
級別: 討論區版主
UID: 5
精華: 6
發帖: 7131
升級點數: 1397 點
金錢: 12808 金幣
在線時間: 2185(時)
注冊時間: 2005-09-11
最後登錄: 2024-10-16
43樓  發表于: 2011-11-12 22:18

引用
引用第41樓卡文于2011-11-12 19:02發表的  :

早期這種無膠票~各位前輩拿到手上有辦法百分百的分辨有無下水過嗎??也有人說有沒有下水過已經沒差了,造樣被搶光光,而且現在洗法愈來愈高超也不好分辨

除非有能力分辨,否則有無下水已經不是重點,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會百分之百分辨是否下水.重點在於郵票品相好不好?即使下水的,郵票品相還是要好,要儘可能與發行之初原貌無異.沒下水的,同樣是品相要好,或是品相有"復原成原貌的潛力".若無上述條件,就只能視為次品,無論是否下水過.

不會分辨的郵人談有下水或無下水,好像參考價值不高.

有接近百分百的方式分辨郵票有無下水,但只能透漏--這種分辨方式,一定要讓郵品下水,之後...若完全講白了只是徒增所有郵人的困擾.有興趣的郵人,自行去觀察試驗,其他就無法再說什麼...
我愛創意!我愛收集品相完美的華郵新票!!
級別: 郵務工
UID: 3574
精華: 0
發帖: 143
升級點數: 66 點
金錢: 450 金幣
在線時間: 283(時)
注冊時間: 2007-07-07
最後登錄: 2016-07-16
44樓  發表于: 2011-11-12 22:55

感謝分享~照土豆大說的要把郵品下水後才能很正確的分辨~那真的有無下水好像就沒什麼參考價值了~除非確定賣家是第一手收藏,也沒洗票的習慣,我購買票品也就看品相~除非看起來好像是藥劑放太重還怎樣,就死白死白的那種我就不會買
級別: 討論區版主
UID: 5
精華: 6
發帖: 7131
升級點數: 1397 點
金錢: 12808 金幣
在線時間: 2185(時)
注冊時間: 2005-09-11
最後登錄: 2024-10-16
45樓  發表于: 2011-11-12 23:10

圖片︰
(以下是題外話,可跳過不看!)

下水的目的,是希望"回復成原貌".所以如果紙張原貌非純白,硬洗成潔白一片,反而為次品.
如(紀37.3)底色為輕淡均黃,如果洗到底色褪色,甚至潔白無瑕,那真是超級大次品!
早期台郵有些情況跟(紀37.3)類似,要先了解郵票原貌,再小心洗...
我愛創意!我愛收集品相完美的華郵新票!!
級別: 討論區版主
UID: 5
精華: 6
發帖: 7131
升級點數: 1397 點
金錢: 12808 金幣
在線時間: 2185(時)
注冊時間: 2005-09-11
最後登錄: 2024-10-16
46樓  發表于: 2011-11-12 23:42

(以下還是題外話,可跳過不看!)

至於要了解郵票原貌,有一不錯的方式,就是--多看國外回流的台郵樣票長怎麼樣?
台郵有不少樣票幾乎都是保持原貌,這也是我喜愛收集樣票的原因之一.

至於早期國外回流的樣票為何許多都可維持原貌?
以前總是以"氣候說"來解釋,說台灣氣候潮濕,國外大陸型氣候乾燥,
所以在台灣的收藏者無法維持好品相.
這種說法,根本就是"狗屁"!
台灣氣候潮濕,中國.日本.美國難道就沒有氣候像台灣一樣潮濕的地方?

國外的台郵之所以可以保存好,是因早期其保存設備.保存技術.花在保存的成本...都遠勝早期台灣藏家.
如果能有良好的保存設備.保存技術,又願意多花些心思.費用在保存上,在台灣長期保存的台郵也能是全品.

最近,終於看到全品的十二月令圖,但是是"樣票".
紙白到不像話,以往從未在台郵市場上,看到如此白的十二月令圖套票.
(個人從未在台灣郵市看過全品十二月令圖套票!)
即使標明是上品.回流上品,甚至全品者,都比這遜色許多.

可以不收集台郵"樣票",但是要多看全品台郵"樣票",才能開眼界,才知早期台郵原貌如何如何...
我愛創意!我愛收集品相完美的華郵新票!!
級別: 新手
UID: 5735
精華: 0
發帖: 50
升級點數: 21 點
金錢: 260 金幣
在線時間: 11(時)
注冊時間: 2011-11-14
最後登錄: 2014-09-11
47樓  發表于: 2011-11-14 15:58

引用
引用第46樓土豆于2011-11-12 23:42發表的  :
(以下還是題外話,可跳過不看!)

至於要了解郵票原貌,有一不錯的方式,就是--多看國外回流的台郵樣票長怎麼樣?
台郵有不少樣票幾乎都是保持原貌,這也是我喜愛收集樣票的原因之一.

.......
級別: 新手
UID: 5735
精華: 0
發帖: 50
升級點數: 21 點
金錢: 260 金幣
在線時間: 11(時)
注冊時間: 2011-11-14
最後登錄: 2014-09-11
48樓  發表于: 2011-11-14 16:16

引用
引用第46樓土豆于2011-11-12 23:42發表的  :
(以下還是題外話,可跳過不看!)

至於要了解郵票原貌,有一不錯的方式,就是--多看國外回流的台郵樣票長怎麼樣?
台郵有不少樣票幾乎都是保持原貌,這也是我喜愛收集樣票的原因之一.

.......

土豆大大,我十年前去美國出差過.見識到什麼是大陸型氣候的乾燥!比起台灣海島型氣候濕度動輒80~100%,那是只有40~50%,剛到那裏,嘴唇一定會裂開.打籃球或是跑步完,你衣服一定是乾的!也因為是太乾燥,常常被靜電電的哀哀叫!

去年去德國出差也是,因為不太想帶太多衣服,就在飯店自己用手洗,洗完後扭乾,在用剩下的乾毛巾脫一下水,吊起來,去客戶公司回來後,就會乾到像是曬過太陽的!

前幾天去遠東看拍賣品!我印象中十多年前開始集中國T票,像是T69M,T54M全品相的不難找!那天去看的結果,連無膠的老紀特蝴蝶舊票和牡丹舊票,票面都能有黃!不簡單,連T54M和T69M的背膠還是黃到不行!

其實燈塔牌護郵袋,乾燥劑這些東西在16年前就有了!我相信很多台灣藏家可能還是不懂怎麼保存郵票吧
級別: 郵務士
UID: 954
精華: 0
發帖: 884
升級點數: 276 點
金錢: 3281 金幣
在線時間: 180(時)
注冊時間: 2005-04-07
最後登錄: 2015-06-12
49樓  發表于: 2011-11-15 16:28

回 48樓(飛天鼠) 的帖子

在台灣郵票保存技術太深奧了,我使用燈塔牌護郵袋已經超過20年,郵票先除濕再包護郵袋,放進電子防潮箱,溼度設在40至50%,久久翻看一次,難免還是有些票會有黃斑,而這些黃斑原本並沒有,有黃斑的郵票在購買當時就先剔除了。
大陸的老紀特紙質相當差,黃票很多,有些根本在印製過程中就是黃的,雜質也多。JT票就好很多,紙張潔白,雜點少,且較少放到發黃情況。
而在歐美回流的票品,他們根本沒有在防護,品相卻跟剛剛發行沒兩樣,真是叫集郵人羨慕歐美氣候。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234567»Pages: 5/7     Go
  » 郵資票品投資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