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郵局,除了辦理寄包裹、收發信等郵政業務,還能幹啥?記者日前來到北京市朝陽區水碓子郵政支局看到,
前來郵局的劉女士並沒有去寄信發包裹,而是選購了一大包水果蔬菜和日用品。“我是郵政惠民生活驛站的會員,
從它開業以來,已在這兒消費了幾千元。不光是蔬菜和水果,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在這買,既方便又便宜。
”劉女士如是説。
劉女士口中的郵政惠民生活驛站,正是郵局最新開展的業務。截至目前,
北京郵政已在全市范圍內建成30多家這樣的惠民驛站,南京等地的郵局也開設了此類業務。
從寄信去郵局到買菜去郵局,郵局為什麼這樣轉型?跨界經營前景如何?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
郵局賣菜業務忙
關于郵局賣菜,水碓子郵局的惠民驛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7年下半年起,
北京郵政開始推動營業網點向便民中心的轉變,除了提供普通的寄送包裹、報紙雜志訂閱服務之外,
郵政營業廳嘗試建立惠民生活驛站,方便附近的居民買菜購物。水碓子郵局就專門把營業廳約100平方米的地方
重新裝修,建成了一個以銷售新鮮水果蔬菜為主、商品種類豐富的便民超市。
去年,北京市拆除違章建築、治理“拆墻打洞”,整治城市環境,規范商業經營。在此過程中,
一批臨街民宅首層改建成的煙酒行、賣菜點、面館、雜貨店進行了清理,一時間,社區裏幹凈了許多、
清靜了不少,但老百姓感覺生活不方便成了新問題。“整治城市衛生環境是必要的,
但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老百姓買菜等造成了不便。”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市朝陽分公司
總經理袁喜對記者説道,這個時候郵政得天獨厚的網點優勢就發揮了作用,
郵政惠民生活驛站的出現給廣大居民帶來了方便。
記者發現,盡管惠民驛站西面不遠處有一家中型綜合超市,但這裏依舊有不少顧客。
“畢竟這兒還是離小區更近一點,我也比較信任郵政,而且價格還很實惠。比如説這個椰子吧,
這麼大一個只要10塊錢,外面的超市有時候能賣到二三十。而且這裏能營業到晚上10點、11點,
真的很方便。”劉女士基本每天都會到這兒購物,提起這裏商品的價格和購物的便利,她讚不絕口。
惠民驛站收銀員表示,開業以來,郵局一直在不斷豐富商品種類。目前銷售約500種商品,
其中僅幹貨就有200種。現在,這裏的每日客流量在300至500人之間,
日營業額大概在7000元左右。
袁喜介紹,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朝陽區已有6家這樣的郵政便民超市開業,
還有多家店面在緊張地籌備中,爭取6月底可以有12家店面開張營業。未來,
北京郵政所有網點中,如果能有1/3開展這類業務,那就意味著將有超過200家這樣的
惠民生活驛站。
面對衝擊謀轉型
銷售水果蔬菜是北京郵政採取的便民措施和實行多樣化經營模式的嘗試之一。
北京郵政有關負責人透露,現在北京郵政已與北京義利食品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除水果蔬菜之外,
下一步郵政還將引進糕點和主食,供附近居民選購,為大家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
此外,新華書店也在和郵政洽談,計劃利用營業廳閒余地方,設立讀書區域,
為市民在炎炎夏日提供讀書避暑新去處。
借助郵政覆蓋全國的各類服務網點和完善的物流係統,中國郵政還推出了
電商品牌郵樂網——融合線上網購和線下零售于一體的購物服務品臺。袁喜介紹説,
“郵政正在大力發展線上電商,結合我們完善的線下投遞業務,希望可以實現用戶
打個電話或者網上下單,我們送貨上門的一條龍服務。”
此外,北京郵政積極與北京郊區的農戶合作,將京郊名優特果蔬更加快速便捷
地銷售出去。大興西瓜、昌平蘋果、平谷大桃、房山柿子和懷柔板栗都可以通過郵政
的線上平臺和線下網點,走上更多北京市民的餐桌。
從郵政業務到零售、電商,這樣的轉型在袁喜看來是勢在必行的。袁喜表示,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郵政的傳統寄遞業務面臨著巨大衝擊。郵局的信函和普通
包裹收發量連年降低,整個郵政係統都呈現出萎縮的趨勢,“我們作為企業需要
順應時代潮流,創新經營、轉型發展。”
“在郵政傳統業務量下降之時,郵政一係列新舉措較好地利用了其完善的營業廳網絡、
物流係統,既方便百姓,又助力郵政轉型,幫助企業實現增收。”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研究員高玉偉認為,郵政業務主要是包裹信件投遞和雜志報紙訂閱,這些服務都非常貼近
百姓生活,和人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此外,郵政很多營業廳都臨街或者靠近社區,
和民眾接觸頻繁,一直是便民服務的中心,這樣的跨界能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
跨界經營挑戰多
轉型並非易事。水碓子郵局的惠民生活驛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超市尚未實現盈利,
“算上此前裝修花的錢、每天的日常費用和6個員工的工資,我們的成本並不低。此外,
我們品牌的知名度還有待提高,消費者仍不太熟悉郵政商超。但是相對于剛開業的時候,
現在已經有所起色了,目前來看,再過兩三個月應該就能實現盈利了。”
袁喜表示,郵政惠民生活驛站的確還存在商品種類少、模式不完善、渠道單一等問題。
“以前郵政是以産品為中心,無論用戶接不接受,我們就是提供這些業務和單一的工作模式。
現在要轉變成以用戶為中心,就是老百姓、用戶和社會需要些什麼,我們就應該提供什麼。
”袁喜認為,郵政需要不斷提升內部管理組織能力,創新經營手段和模式,提高用戶體驗,
在建渠道和搭平臺上多下功夫,使進貨渠道和商品流通環節更暢通。
困難不少,但袁喜對郵政的轉型方向有信心。“惠民商超、郵樂網、京郊商品流通等
這一係列措施都可以反映出,像郵政這樣的傳統國企的轉型,不僅勢在必行,而且有很大
發展空間。”袁喜説。
高玉偉認為,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攻堅克難。郵政在零售、電子商務方面都是
初次嘗試,在這些領域的專業性有待市場檢驗,所以轉型能否持續並發展壯大,還要看企業
未來的具體經營情況。此外,郵政選擇生鮮産品零售和在線銷售為切入口,在利用自身
優勢的同時,也應向成熟的電商企業看齊,促進銷售平臺、用戶與物流的無縫對接,
著力降低生鮮冷鏈的運輸成本,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邱海峰 王青青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06/06/c_1122944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