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套 號: |
常用126 |
發行日期: |
民國96年01月10日 |
全張枚數: |
100(10×10) |
用 紙: |
燐光郵票紙 |
繪 圖 者:
|
陳鳳觀 |
小全張張幅: |
(公釐) |
小全張票幅: |
(公釐) |
|
承 印 者:
|
中央印製廠 |
票 幅: |
24 × 32 (公釐) |
刷 色: |
5色 |
印 法: |
平凹版 |
齒 度: |
13 1/2 × 12 1/2 |
小全張齒度: |
|
|
|
>
相關圖片:(郵票圖如果可以點入,可顯示大全張圖) |
常125.1 |
常125.2 |
|
|
35,000,000 |
45,000,000 |
常125.3 |
常125.4 |
|
|
20,000,000 |
100,000,000 |
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
|
|
>
說明: |
臺灣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氣候溫暖多濕,又因地形多變化,蘭科植物為了適應各種環境與氣候,孕育出各式各樣的蘭花,成為開花植物中的最大族群。蘭花形態高雅、清香脫俗,不畏惡劣之環境與氣候,常被喻為高風亮節的君子。為介紹臺灣蘭花之美,特以臺灣蘭花為主題,規劃「臺灣蘭花郵票」系列作為常用郵票,將逐次發行。第l輯選取鶴頂蘭、綬草、萬代蘭與嘉德麗雅蘭為題材,發行郵票1組4枚。茲將郵票圖案簡介如下:
(一)鶴頂蘭(面值3.5元):多年生複莖類的地生性蘭花:有明顯粗大的扁球形假球莖,以儲存水分及養分,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花期在初春至初夏,唇辮呈喇叭狀,花朵向下低垂開放,猶如頭載霞披的新嫁娘。
(二)綬草(面值5元):地生性蘭花;葉線狀披針形,土長在低海拔曠野的向陽草生地。春天開花時,纖弱的花莖上著生數十朵小花,呈螺旋狀排列,猶如廟宇前的石龍盤枉而上,故又稱「盤龍草」。
(三)萬代蘭(面值12元):翠莖類著生性蘭花;喜歡生長在溫暖、陽光充足、濕度夠的環境:屬名Vanda,梵文意指「附生在樹上的花」,靠著發達的氣生根,截取空中水分及養分,直立莖粗壯,葉片硬而厚,抗旱、耐強光。
(四)嘉德麗雅蘭(面值25元):複莖類著生性蘭花:葉片厚硬堅挺,具巨大的假球莖,能儲存較多的養分及水分,耐旱性佳。花朵巨大,花辮色彩豔麗、豐富,且唇辮形態及大小多變,養蘭界有「蘭花之王」美稱。
|
附帶發行: |
(1)首 日 封(小型) | 每個新臺幣2元 |
(2)貼 票 卡 | 每張新臺幣5元 |
(3)護 票 卡 | 每張新臺幣5元 |
(4)活頁集郵卡(連護卡套) | 每張新臺幣8元 |
以上均自民國96年1月8日起開始發售。 |
|
(5)預銷首日戳低值封 | 每個新臺幣5.5元 |
(6)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 每個新臺幣47.5元 |
以上均自民國96年1月10日起開始發售。 |
|
|
>
附註: |
應業務需要,特添印套印用之一版「十全十美」個人化郵票3.5元(10圖無底紋),訂於96年1月20日推出,供顧客套印圖(照)片使用。本添印套印用一版「十全十美」個人化郵票之郵票圖案、用紙、刷色、齒孔等均與原版相同;惟底部郵徽右側文字修正為:郵票部分由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