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12»Pages: 1/2     Go
主題 : 臺東梅花鹿郵資票發行首日
火燒島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1499
精華: 0
發帖: 502
升級點數: 185 點
金錢: 2185 金幣
線上時間: 143(時)
註冊時間: 2004-12-24
最後登錄: 2021-10-19
樓主  發表於: 2017-03-21 10:36

臺東梅花鹿郵資票發行首日

梅花鹿郵資票發行首日
臺中~臺東打印四色票應該齊全沒有問題。
[ 此帖被aaa在2017-04-15 11:52重新編輯 ]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1樓  發表於: 2017-03-23 12:42

今天聽說臺東沒有集郵協會,所以辦不了全國郵展,還真是嚇了一跳。倒不是因為臺東那麼大一個縣,郵會竟然沒在運作,而是全國郵展一定要郵會來主辦這件事,令人吃驚不已。21世紀的今天,還有什麼集郵方面的職能,非要郵會來主政不可,我不知道。想參加個郵展,還非得是郵會會員不可?這種郵會壟斷集郵話語權的現象,竟然能出現在號稱亞洲最自由的臺灣,著實令人匪夷所思。現在臺灣放眼望去,集郵愛好者參加郵會的比例,有沒有十分之一?搞不好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卻由這些極少數的人,主導了全國郵展,甚至整個臺灣的集郵風向。說實在,全臺灣的郵會多如牛毛,有地方性的、機關學校的、縣(市)的、直轄市的、全國的,當然很多前輩們編郵刊、推廣教育也搞得不錯,但有什麼理由非要加入郵會、參與郵會運作,郵才能集得好?全臺灣又有哪個郵會的功能,勝過一個「清清集郵網」?恐怕還不容易找到。所以我常覺得,一年一度的全國郵展,有跟沒有好像也差別不大;但一年不打郵資票,很多人都要活不下去了。既然不過就是打個郵資票,名目可以有很多,熱氣球嘉年華、原住民豐年祭、金針花季,沒有一樣會遜於所謂的全國郵展。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2樓  發表於: 2017-03-26 20:30

打那麼多郵資票做什麼?這道問題一揭開,就很令人擔憂了。最近十年左右,臺灣的集郵界(我指的是我們這種平民百姓玩的低階集郵界)幾乎就是「郵資票」和「原圖卡」這2樣東西當道,累積了像山一般的數量,每個人手上可能都有幾箱,這就好比二、三十年前「首日封」當道一樣。首日封的下場現在是什麼,大家應該都很清楚。

全國郵展展出的原圖卡,至少還有一定的水準,值得欣賞。但郵資票方面的展品,真的不忍卒睹,一些郵集90%以上,甚至高達100%都是矯作品,那些存證信函、交寄證明、保價郵件、傳真郵件、內部單據......一看就是為了參展而作,和郵展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馳。這能達到什麼推廣和教育之目的,不得而知。況且現在網路發達,要看類似的作品,上網看得更多、學得更快,也不需要大老遠跑一趟全國郵展。我倒建議集郵處,明年全國郵展乾脆就來「清清集郵網」辦,線上看展、線上導覽、線上點評、線上按讚,還可以線上打票、線上臨局、線上交寄(這些技術上完全做得到),大家不是樂得輕鬆,學得又快?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3樓  發表於: 2017-03-26 22:17

引用
引用第44樓Francis于2017-03-26 21:24發表的  :
不然你以為真有那麼多自然封阿
             


拿不到自然封,就把矯作封說成是自然封,指鹿為馬,這不就是這十幾年來,全國郵展的自動化郵集帶給我們最大的「教育」意義?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4樓  發表於: 2017-03-27 07:06

再過十年,還有沒有全國郵展這種東西,恐怕都是個未知數哩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5樓  發表於: 2017-03-28 01:08

全國郵展非要自然封不可,一些集郵界的前輩們,自知拿不到自然封,就去做假的「自然封」,而不是去修正全國郵展的章則,以符合時代背景,這是「削足適履」的一個典型。這幾年,這些「作品」可以說愈來愈「高竿」,比方存證信函,還能找來律師事務所,編出一個漂亮的故事,再貼上相應的郵資票、銷蓋郵戳,真是厲害!佩服不已!但存證信函這種東西,貼票的部分照說應是留在郵局備考,怎麼能流出來,還能拿出來展覽,則無人聞問,反正有得展就好,展品豐富、多樣就好,為參展而展,至於展出的目的為何,早被拋諸九霄雲外。


大龍、小龍、慈壽、蟠龍、民國早期票、清朝片封簡為何具有價值?當代那些大量矯作的郵資票片封簡,和它們比起來,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靈魂的東西,根本不能相提並論。20年前看臺灣常用票郵集,就已經看出徵兆,從當時就開始出現愈來愈多的矯作品,三成、五成、七成,到現在接近100%。當然,在歷年全國郵展的「切磋」之下,矯作的功力愈來愈高,但畢竟是沒有靈魂的東西,明眼人一看就能分辨出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十年,貼郵票的信件愈來愈少,這些「作品」只會愈來愈虛,愈來愈假,假到一個極致。你再不去檢討全國郵展的章則,繼續在那邊起肖做「自然封」,繼續坐視這款弄虛作假的惡質郵風,集郵的人口只會愈玩愈少。到時還能有幾個直轄市、縣(市)郵會繼續運作,繼續辦這款全國郵展,不得而知。

不好意思,深夜閒來說說肖話,這年頭大家一同起肖。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6樓  發表於: 2017-03-28 18:42

郵資票「怪獸」人人愛,但之前卻有郵友在彰化郵局以不正方法竊取空白郵資票,遭移送法辦,並判刑確定。照理說,違法取得的票品,無法佐證郵史,歷來在市面上的行情都不高,但在當代臺灣卻變得炙手可熱,眾人趨之若鶩,甚有郵友鋌而走險,這股歪風怎麼來的?全國性郵展只顧展品多樣性,卻輕忽學術倫理,恐怕就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任何的學術研究,必須遵從學術倫理,比方你不能為了產出一本論文,而去做假的數據。郵史研究亦是如此,所有的文件必須先確保為真,之後一連串的探究才有意義,也才有所謂的「價值」。就說近年來自動化郵集常見的「存證信函」,照說存證信函的郵票是貼在正本上,而這個正本按規定是存在郵局備考,寄件人、收件人只能拿到未貼郵票的副本,那展框裡那些全份的存證信函是怎麼來的?我能想到的,不外乎就是以下5種渠道(如果還有其他的,敬請補充):
1. 交寄後再撤回。
2. 郵局不小心給錯了正本。
3. 郵局外流。
4. 從郵局內部ㄎㄧㄤ出來。
5. 請認識的郵局員工協助「製作」。

情況1,撤回存證信函時,必須將郵票、郵戳劃銷,展框裡這些存證信函,大多未經劃銷,應該不是這種情形(當然也有少數是這種情形,不能完全否定)。形況2,雖不無可能,但郵局也不可能老是給錯,而且都是貼「特殊版郵資票」的才會給錯,不可能那麼剛好的。如果是形況3~4就很嚴重了,這是嚴重的違法,不過我相信個資法施行後,郵局不太可能任意將客戶資料外流,也沒聽說哪家郵局存證信函正本遭竊取。剩下來的情況5,那不就是作假嗎?

再舉「交寄證明」的例子,按規定交寄證明一式兩份,「未貼郵票之份掣交寄件人」,貼郵票的部分則是郵局存查。這款證明上頭載有「寄件人名稱」,照說是個資法明文保護的對象,郵局是絕對不能將其外流的。那展框裡那些貼了「特殊版郵資票」的交寄證明又是怎麼回事?

多年來,全國郵展坐視這些東西大肆展出,從不過問其來源,從不加以管制,有些甚至還得了大獎。這些東西怎麼能和大龍、小龍、慈壽、蟠龍、民國早期票、清朝片封簡相提並論?今日對學術倫理的輕忽,明日後人都會知道,這些矯作品不是真正的郵史,不能當作郵史研究的資料來源。除非這股歪風一直延續下去,否則這些東西還能有什麼「價值」可言?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7樓  發表於: 2017-03-28 23:46

呵呵,講到問題的核心,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在學術界,拿假資料產出的論文,只要被發現,當事人立刻身敗名裂。集郵界要是絲毫不在意文件來源的可靠度,只是一味地追求參展郵品的多樣性,就算得了金獎,產出的水準怎麼可能會高?研究的成果怎們可能會好?信度、效度怎麼可能不出問題?看不到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其實這有什麼好怕?全國郵展組委會該做的,不就是把這些規範訂好?誰要拿存證信函、交寄證明......這些有個資、隱私疑慮的文件來參展,請他提出來源說明、當事人同意書;不合常理的郵路,請他說明是什麼情況之下產生的,做好學術倫理的把關,另外就是正視時代潮流,逐步承認集郵封的合法地位,導正非「自然封」不可的這股風潮,才是正辦。否則花時間、花功夫,卻做出一堆有違學術倫常的郵品、寫偽史,後世的評價有可能會高嗎?不要哪天正在展出的展品被檢方以違反個資法當場查扣,那才真是問題大了。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8樓  發表於: 2017-03-29 23:44

當然啦,我講的不一定是真的,很有可能是胡說八道的肖談,確實應該多多觀察。但這也沒有離題,5月下旬梅花鹿郵資票發行首日,大家打完票之後,順便到旁邊的展場好好觀察一下,那些自動化郵集當中,有多少存證信函正本、交寄證明存根、大宗郵資彙暨單、傳真郵件存根......等郵局內部文件。大家不用懷疑,這些文件按規定都應該保存在郵局的庫房裡,而且必須定期銷毀,是絕對嚴禁外流的(早期或許管制不嚴,有零星的外流,但自從個資法施行後,我相信郵局的管制非常嚴格,幾乎不可能再從郵局內部流出)。至於這些東西打哪兒來的,為什麼會出現在展框裡,大家都是有辨別能力的,我們就「聽其言,觀其行」吧!可以順便觀察一下,這些郵集又得了什麼獎項,據此評估一下,這場展覽的學術價值有幾分。諸君打完郵資票,準備製作首日封、片的同時,心中自然有數,這些展框裡的「大作」,是否值得你我作為你學習的榜樣?在此也記下一筆,30年、50年、100年後的郵史研究者,看到民國90-100年代的自動化郵件,請你不要直接拿來作為郵史的佐證,這些有可能是偽史,小心別踩到地雷了。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6(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4-11-25
9樓  發表於: 2017-04-30 16:23

圖片:
鹿野雖然不是快捷區,但大宗、特約戶還是可以投寄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12»Pages: 1/2     Go
Time now is:11-26 01:45,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