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覺得「做作」和「做假」 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做作」是在合法的範圍內, 做出一些矯作的集郵品。比方說有些人喜歡把首日封做得跟自然封一樣,有些人覺得這無聊; 有些人喜歡用小型信封來寄包裹,因為這樣才能放的進展頁, 有些人覺得莫名其妙,集郵不應該被展框框住; 有些人喜歡用郵資票來寄輪船郵件,有些人覺得那一點都不自然;有些人喜歡在集郵信封上作詩題詞, 有些人覺得那是畫蛇添足。 每個人有不同的審美觀,當事人「 喜歡就好」, 我可以接受這樣的觀點。
但「做假」指的卻是另一件事情,它是在不合法的方式下,取得某些郵品。我們不說別的,就說最近有前輩在板上貼出來,某位郵友的「傑作」, 一個信封蓋了世界郵展各日的臨局戳, 最後竟然還拿去實寄,被大家罵翻了。 我們不清楚他是勾結了內部員工, 還是偽造了郵戳,或是趁郵局員工不注意的時候拿去偷蓋,但總之,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研判,那不是在一個合法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郵封, 這種東西當然不宜拿去郵展亮相, 那只會教壞囝仔大小。
同樣地, 來路不明的存證信函、 平常函件交寄證明、 大宗郵資計單( 貼有郵票的內部存查聯), 我們不清楚那是偽造的、從郵局偷出來的,還是郵局內部違法流出的, 總之那也不會是從一個合法正常的管道所取得, 這種東西也當然應該被從郵展下架。我不知道這種東西有什麼好被鼓勵的? 如果喜歡這種東西,放在家裡自己看就罷了, 要嘛你貼在清清集郵網給大家公評,但拿到郵展去展出,真的有所不宜。 縱使臺灣是民主多元的社會, 這種有問題的集郵票品也不該被包容。
大家如果對這類郵品麻木不仁, 覺得這種行為沒什麼了不起,其實害到的是自己。 前面有前輩也已經提到, 國外的郵友已經發現,臺灣的變異郵資票有異常暴增的現象,大家也不是傻瓜,所有人都在關注。 如果這樣的風氣沒辦法得到遏止,臺灣郵票在國際上的信譽只會越來越差, 價錢當然也不可能好,最後受害的則是全體的集郵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