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5樓swift于2007-02-10 13:45發表的“”:
tonyjimmy前輩所言不錯。不過袁先生的文中有許多錯處,而相關重要資料在前述的兩個文獻中都有。所以如果有林目(或韓目)加上崧岳的文章,袁文就毫無用武之地矣。
這是寫給擁有郵史研究第十五期至第十八期的郵友的。
第十五期至第十八期郵史研究連載四篇無郵資「國際航空郵簡」郵文,其中有數處重大錯誤、誤導、與缺乏事證憑空猜測,簡述如下:
第十五期146頁,原文副標題「無郵資航簡可分七版」,為致命錯誤。早就有郵友提出第八版航簡存在的證據。(郵史研究十五期出版於八十七年八月三十,之前中華郵聯會刊第二期、中華集郵會一九九七年郵學演講集就有第八版航簡資訊發表。郵友之間的互相討論,應該更早。)
第十五期148頁圖四的上圖是一個可能試樣簡的背面說明,該頁文中說;「下端三排橫列的英文說明,不符外國人書寫規則…」。事實上,英文不對齊置中是很常見的。附圖是朱家驊(民國二十年代國府交通部長,曾任中研院院長)的原文書封面,請注意封面的下半部文字。朱家驊是德國博士,英文程度也相當好。朱家驊這本書並不是特例,只是拿來當說明的範本。於第十四期郵史研究中,該文作者有一文專門討論此試樣簡,當時並未對該簡不被採用下任何結論,也未提到不符外國書寫規則,不知道為什麼後來畫蛇添足?
第十六期第144頁,文中說:「應美國一年後發行美國航簡的承諾,毅然在百難中兌現,…」。目前所知的中華郵政無郵資符誌郵簡發行之相關資訊,應該都源自於薛聘文和白萊鵬(Blackburn)的「Postage rates of China 1867-1980」一書中第42頁。書中原文的意思是美國照會中國將於1947年4月29日開始其國際航空郵簡的業務,中華郵政應該不需要承諾執行相對的航簡業務,開始執行國際航空郵簡業務,只是為了提供多一項的郵遞服務。
第十六期第148頁,文中提到「…當金圓券取代國幣初期,形成了金圓與國幣混貼,因而打破郵總規定郵簡黏貼郵票不得超過四枚的規定,…」。其實四枚郵票的限制早在37年6月就取消,根本和國幣換金圓制無關。
第十六期有關第二版與第三版簡的印製法都是「膠版單色石印」,不知道這是什麼印法?
[ 此貼被swift在2007-02-26 10:53重新編輯 ]